哈爾濱的12月,零下30℃的寒風能凍裂水管,但趙大哥的
鮮奶運輸車卻從沒掉過鏈子。“新東這車有‘抗凍秘籍’,你看這放奶管路,雙層的!天冷了通上蒸汽,冰碴子都能化,以前用老車,光解凍就得耽誤倆小時。”
趙大哥在黑龍江完達山牧場開了10年運輸車,較懂東北的“難”。普通
鮮奶運輸車到了冬天,要么保溫不行,奶溫蹭蹭漲;要么管路結冰,放奶時能急出汗。新東機械專門為東北設計的“抗凍套餐”,光是保溫層就下了血本:進口聚氨脂整體發(fā)泡,外包20mm防火材料,像給罐體裹了層“羽絨服”。有次暴雪封路,車在半路堵了12小時,罐內溫度才升了0.8℃,到工廠時檢測指標全合格。
更貼心的是細節(jié)。防滑平臺用沖壓合金鋁板,結冰天踩上去跟平地似的;扶梯是304不銹鋼的,零下30℃摸上去不粘手。“以前冬天爬罐頂清洗,腳一滑就得摔,現在新東這車,連踏板紋路都做了防滑設計,咱干活也踏實。”
趙大哥算了筆賬:自從換了新東的車,完達山給的收奶價每公斤高0.2元,就因為“運輸過程零損耗”。加上國家農機補貼,不到三年就回本了。“你看伊利在內蒙古的牧場,跑的都是新東的車,東北這地界,能經住考驗的
鮮奶運輸車,還得是這種較真的廠子造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