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夏的阿壩,九寨溝的水還沒到豐水期,卓瑪拉措的高原牧場里就飄起了奶香味。擠奶棚里,藏族姑娘們穿著藏裝,將鮮奶接入新東9GRW-4型
牛奶制冷罐,牧場主卓瑪拉措梳著麻花辮,走到控制面板前,看著“3.9℃”的溫度,笑著說:“這罐子能在海拔3000米的地方用,真是厲害!以前沒它,我們的奶連馬爾康都送不到。”
卓瑪拉措的牧場在阿壩州紅原縣,25頭奶牛,是她從母親手里接過來的。“我們這兒海拔高,氧氣少,冬天冷,夏天也涼,以前存奶全靠一個土冰柜,可冰柜容量小,只能存100升,還經常斷電。有次停電一天,冰柜里的奶全壞了,我抱著壞奶哭,母親說,這是高原的命,沒辦法。”她摸了摸
制冷罐上的藏文貼紙,“后來州里的農機站來牧場,推薦了新東的
牛奶制冷罐,說他們的設備能適應高海拔,我就跟母親商量,湊錢買一臺。”
可高海拔的低氣壓和低氧,讓卓瑪拉措擔心設備沒法工作。“我問技術員,海拔3000米,壓縮機能不能轉?他說這罐子用的是美國谷輪渦旋式壓縮機,運動部件少,耐液擊,低氧環(huán)境下也能正常工作,而且電機有過載保護,不會燒。”她還看了罐體內壁,“是SUS304-2B不銹鋼,厚度2.5毫米,激光焊接的,沒有一點縫,清洗的時候用CIP自動清洗,不用人進去,我一個女人家也能操作。”
去年夏天,
制冷罐投用后,卓瑪拉措的牧場有了大變化。“現在每天擠兩批奶,400多升,全存進罐子里。成都的乳品廠每三天來拉一次,檢測的時候說我家的奶質量好,因為高原氣溫低,加上
制冷罐快,從35℃降到4℃只要2小時,奶里的鈣含量高。”她指著罐底的支架,“你看這支架,是可調高度的不銹鋼支架,不跟內膽接觸,冬天不會凍住罐底,還能在下面墊點青稞稈,更暖和。”
較讓卓瑪拉措高興的是,收入多了。“以前送馬爾康的奶站,每公斤4元,現在成都的乳品廠給4.8元,一個月能多賺2400元。”她笑著說,“上個月隔壁牧場的次仁來參觀,我跟他說,在阿壩養(yǎng)奶牛,就得用新東的
牛奶制冷罐,能適應高海拔,還省心。上次停電,罐子自己保護了,來電后還能自動恢復工作,我都不用管。”
現在,卓瑪拉措打算再添10頭奶牛。“有了這臺罐子,我想讓更多人喝到我們高原的好奶。”她望著遠處的雪山,“明年我還要教村里的姐妹們用這設備,讓大家都能靠新東
牛奶制冷罐,過上好日子!”